Notes
This section is intended for trivial amusements and ephemeral thoughts in their unorganized form — think of social media posts without interactions. Please allow for errors and imprudence. Also archived here is a selection of my older posts from Twitter and Weibo, neither of which I remain active on. Posts may be removed without notice if they are developed into formal articles or no longer reflect my current opinions.
Subscribe to these notes (excluded from the main feed).
October 2022
2022-10-29 10:29
2022-10-26 23:49
上个月错过了,偶尔看到人安利发现真的很好看 The Mystery Behind the Crime Wave at 312 Riverside Drive -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22/09/14/nyregion/nyc-911-calls-riverside-drive.html
2022-10-23 20:21
Tailscale 真的太了不起了
2022-10-22 22:57
2022-10-20 22:43
2022-10-20 21:40
2022-10-19 22:52
转发
想到我在微博已经第十三年了,这个号也活太久了,简直荒谬。我像是网络世界的百岁老人,但这长寿完全不值得庆祝,反而心怀羞愧,没有义人能躲过这么多场本该致命的洪水和核爆
2022-10-17 08:44
2022-10-16 08:56
准备让 Apple Watch 滚蛋了,两天跑步,在步频、步距和时间都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下,前一天说总距离是 12.7K,后一天说总距离是 8.5K,在平均心率一样的情况下,能耗也差了 10% 以上——仅仅是因为 GPS 在乱飘;但是这么明显可以靠其他数据矫正的错误算法就没点逼数吗?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是个案,基本跑个十几次就会出现一次。就这算法还 Ultra,也就能给都市沙发土豆卖点 Ultra 白日梦了吧
2022-10-13 18:56
羽加迪姆 勒维奥萨
刚刚做了个核酸,咽拭子都没碰到我的口腔,在嘴里悬空划拉了一下就拿出来了。
2022-10-13 13:24
2022-10-09 20:59
2022-10-07 18:43
2022-10-04 22:28
2022 年买 Readdle 家软件的唯一理由就只剩下你想支持乌克兰了
2022-10-03 22:00
September 2022
2022-09-28 18:04
2022-09-24 21:07
2022-09-24 09:42
2022-09-23 09:20
2022-09-18 16:32
2022-09-17 08:47
就 Safari 16 侧边栏这个 bug 数量,难以置信好意思发出来当正式版
2022-09-14 19:20
也许这个机场所有会英语的人都被抓去隔离了,又也许这个被临时抓来做易拉宝的可怜人还觉得自己逐字翻译 "核酸检测" == "nucleic acid testing" 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歪果仁还是黑人问号呢
2022-09-14 18:55
坐飞机,邻座的女生用 12.9 寸 iPad 上的微信打开了行程码,耀眼的绿光仿佛足以证明飞机上所有人的清白,跟在后面感觉就像跟着奥运会入场式的旗手,直到在登机口被人拦下问,你的行程码呢
2022-09-13 22:46
2022-09-13 12:43
2022-09-12 20:52
2022-09-09 20:48
众生皆苦,贫果倍甜
2022-09-08 10:26
为什么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为刘海就已经是一座孤岛了,你怎么着也得是一个群岛吧
2022-09-07 22:07
2022-09-05 18:54
2022-09-03 22:10
2022-09-03 15:19
补听上一季 Slow Burn,才知道还有这种奇书 [裂开] Handbook on abortion : Willke, J. C. (Jack C.) : Free Download, Borrow, and Streaming : Internet Archive https://archive.org/details/handbookonaborti00will/page/n3/mode/2up
2022-09-02 08:52
之前一直疑惑 为什么游泳就能一个小时认真划水 跑步就不听播客不舒服 今天强行试了一次 结果发现其实很简单 对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甚至还帮世界省了几十毫安的电
August 2022
2022-08-31 23:24
2022-08-30 15:46
妈的我真的好烦拿 Discord 当产品反馈论坛啊,老鬼能跟得上那么多 thread 在聊什么啊
2022-08-28 22:59
2022-08-28 00:26
在镀金时代,记者在大众心目中被视为掌握「经验」的大祭司,「现实生活」的专家。他自由地漫游在城市中,自主地感知城市,这同时赋予了他个体自主性和有用的专业知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记者这种形象的建立,正值报道越发变成一种循规蹈矩和职务行为之时。
一本杂志可以在市场上存活并盈利,而未必受其运营活动的玷污。如果一本杂志始终诚实地与特定受众对话,它就既能从媒体行业的主流中借用新闻的形式,而又不会屈服于主流的油滑。
如果杂志能够围绕自身召集一个真正有兴趣的读者社区,那么 […] 它和读者就有能力对周围强大、但尚未完全统治的文化产业结构嗤之以鼻。然而,这种嘲讽批评要想成功,就必须在主流之内逆流而上,而不是远离主流运作。
供稿人之间「沉默的、不成文的契约」让他将杂志的作者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神圣的信任。只有在一个充满热爱的社区纽带内,而不是在一个无人性组织的裹挟中,作家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杂志不产生文字,而是让文字自然而然地产生。每篇文章都必须发端于热情和对主题的真正兴趣,并且编辑必须同时具有这种热情。编辑只会编能让他产生共情的文章。[…] 编辑过程的目的是沉淀下作者的真实声音。
只有让自己置身于当下的混乱中,置身于自我那种复杂的、受阶级影响的主观性中,我们才能开始理解,谈论《纽约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The New Yorker https://t.cn/A6Sa8nsd
2022-08-27 10:56
一个意外开展的长期测试:一个多月前我有次因为信号不好把 5G 关了,之后因为懒和忘交错一直都停在 4G;回想了一下用起来没什么本质区别
2022-08-25 22:33
btw 我几个永恒的 pet peeve:英文没有斜体;中文敢用斜体;用(绝大多数)中文字体自带的英文。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因为技术不行,甚至不是因为审美不行,纯粹就是不 care。不 care 是最差劲的。
2022-08-25 22:28
2022-08-25 08:45
2022-08-24 18:57
最近经常看到一句话「这是我不花钱可以看的吗」,当然这是一种修辞,但如果当成问句强行回答的话:可以不花钱时候就不要客气,但同时遇到要花钱时候也不要太吝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花点钱让其他人能站着把钱挣了,还有余力的写点正常——在今天是一个高标准——的东西让其他人不花钱可以看。这样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2022-08-24 13:07
2022-08-24 09:20
火狐终于开窍要修好另一个触摸板相关的老毛病了:网页在放大状态下,上下滚动触摸板会自动忽略左右的轻微位移(因为手指不可能严格上下滚动的),保证长文之类的主体部分不左右乱晃,这个问题表面上渺小到都没法舌头不打结地描述出来,但就是能用和不能用的差别
2022-08-22 23:43
翻到纽约客 1924 年的发刊词,ages so well
《纽约客》以图文反映都市生活。本刊定位人文,基调常为欢快、风趣、讽刺三者之一,但不满足于戏谑。本刊风格并非常言之剑走偏锋,亦非阳春白雪,而是成熟睿智,假定读者受有一定启蒙。本刊与假话空话势不两立。
比之报纸,《纽约客》重在解释,而非速记。会登出幕后才能获悉的事实,但不会为丑闻而寻丑闻,为轰动而造轰动;求诚实胜过疑心。本刊力求有趣、有料,成为自知者、或有志于自知者的必读。
[…]
《纽约客》不为乡间老妪而编,其所思所想,在所不问。概无冒犯之意,然《纽约客》誓为都市读者办刊,亦凭此免与一众全国刊物同受特定影响。本刊有志广为流通全国,但惠顾者应有都市人之情趣。
https://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items/d5d30af0-f527-0138-a373-0242ac110003
2022-08-22 19:50
2022-08-21 14:17
2022-08-17 00:27
为什么没有人拿红绿灯作配乐混剪一版秒速五厘米 这根本不科学
2022-08-16 15:59
2022-08-15 23:20
以及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电报在一些叙事里会变成小而美自由港和百宝箱。是我审美有问题还是怎么着,我每次看到电报的表情都觉得要瞎了,那个高饱和渐变配色活脱脱从色情漫画里复制出来的。一个俄罗斯起家公司设在 BVI 搞个 MTProto 协议隔三差五被抓虫为了搞钱发过币,这信用分也算扣差不多了。至于什么能把电报当这个那个应用使,你都有钱有闲了去一个月五块钱开个 VPS 小鸡不更去中心化更自由吗?